主動式紅外無損檢測技術主動式熱波成像檢測技術采用熱激勵源對被測物體表面進行熱激勵,并形成向被測物體內部傳播的熱波,被測物體的缺陷,如脫粘、裂紋、銹蝕、損傷等,會影響熱波的擴散,從而引起被測物體表面溫度場的變化,這種溫度變化由高分辨率紅外熱像儀記錄存儲,并通過對紅外熱圖序列分析處理實現對缺陷檢測和評估。因此,它結合了紅外檢測、調制激勵、信號測測與圖像處理等多方面的技術。 目前,主動式熱波成像檢測技術采用熱激勵源主要有:激光、閃光燈、紅外燈、熱風、超聲、電磁。其中,激光、閃光燈、紅外燈、熱風激勵通過照射被測物體表面,向被測物體表面注入熱量,屬于外部激勵;超聲和電磁激勵可實現從表面到內部的立體加熱,屬于內部激勵。 技術原理 熱波是隨時間變化的溫度場,與任何波動一樣,熱波在材料中有特定的傳輸規律并在其傳輸過程中會與材料發生相互作用。 大多情況下,局部缺陷使得熱波非均勻傳播,熱波將會發生散射和反射等,以某種方式在材料表面的溫度場變化上反映出來。圖中所示,虛線代表材料表面的溫度分布,材料內部的缺陷或損傷的熱擴散系數不同,熱波傳輸差異得到的表面溫度場不同。 當熱波在傳輸過程中遇到隔熱性缺陷,即缺陷的熱擴散系數小于本體材料的熱擴散系數時,熱量將會在缺陷上方材料表面發生積聚,使該處溫度高于周圍區域;反之,當熱波在傳輸過程中遇到導熱性缺陷時,即缺陷的熱擴散系數大于本體材料的熱擴散系數時,缺陷上方材料表面熱量向下擴散更容易,使該處溫度低于周圍區域。 通過控制熱激勵方法和記錄材料表面的溫場變化,將可以獲取材料的均勻性信息及其表面下的結構信息,于是達到無損檢測的目的。 技術優勢
|
||